高董访谈录之谈谈莱茵达的企业文化 在莱茵达企业文化启动之际,高继胜董事长接受了道勤咨询何海涛的采访。以下为访谈具体内容。
何海涛(以下简称:何):您的经历很传奇,首先请简单的叙述下您的人生经历好吗?
高继胜(以下简称:高):我的经历可以说既简单又复杂。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我的青春韶华是在部队里度过的。这是一段十分重要的人生经历。在那个火红的岁月里,年轻的我受到了党的传统思想的教育,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的熏陶。养成了遵守纪律与严格自律的习惯。在这个大环境里,我有机会阅读了中国古典文学、马克思的资本论、西方18世纪哲学以及毛泽东著作。部队是冶炼我人生观的大熔炉,授予我知识的大学校。更让庆幸的是让我有机会带着领章帽徽上了大学。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军人。十度春秋,激情燃烧的军旅生涯是我人生的起点,铸就了我的世界观、方法论。锻炼了我的坚忍不拔的意志,确立了我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另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是部队转业回到地方后,我长期在轻工业系统担任基层领导与宏观经济的领导工作。这是一个学习、实践经济工作的历程。在这段时间里我对经济的宏观周期性、产品市场的周期性、企业生命的周期性有了基本认识。并有效地指导当时我所领导的经济部门的工作。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受省政府派遣到日本去学习。亲身经历、亲眼见证了1989年到1990年日本经济从繁荣走向萧条历史拐点。我冷静地观察到,在这个历史性的大逆转中,对寻常百姓的人生、事业、家族与未来的影响是何等的深刻。让我对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和体验。 这是一次最高形式学习与深刻思考。宏观经济循环规律、市场经济周律是不可抗拒的。应顺者昌,逆势者亡。市场就是这么残酷。
正因为有这段经历,以及对事物敏感的天赋和在部队的种种经历给我后来的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重要的是给了我一往无前的自信。
第三,1994年底我毅然决然决定下海。尝试用自己长期积累的理论秘实践经验、社会及人文资源创办莱茵达。我想按自己的理想去塑造一家企业。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集体企业,要完全按照个人的意志去设计、去创建一个企业,至少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唯有选择离开。一切才可望开始。才可能创办一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企业。于是,我放弃了局级总经理的职务,放弃了长期追求的仕途前程决定辞职。终于在1994年12月25日获准下海。1995年初创办了莱茵达。从此开始了我的商旅生涯。这样一路高歌、一路坎坷、一路激昂地走到今天。
何:当初为什么取名叫莱茵达?
高:首先我长期在轻工系统工作,莱茵达是轻工企业的一个英文译音(light industry),也算是对以往工作经历的怀念吧;重要的倒不在于怀念。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名称要有绿色,要有想象空间,还得有点诗意。做一个诗意的企业,我想不会是多数企业家的思考。我是徐志摩的崇拜者,在徐志摩很多作品中我感受到莱茵河的魅力。那时,我没有去过德国,但是在我想象当中那是一个很美好的地方。能承托我的理想,所以我就把我的事业的舞台命名为莱茵达。
1996年我把莱茵达的英文名(light industry)更名为LANDER。就是大地、土地的意思,跟我们做房地产的属性相吻合。
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我们追求着这种浪漫,这份美好。你看我们的很多楼盘多数都是滨河而建、涉水而筑。早年,我们的原则就是不依山傍水的土地我们不要。现在资源缺乏了,少有这们挑剔的余地了。我希望我们产品有莱茵达的意义的内涵。并让产品来诠释莱茵达的文化与概念。
何:聆听您的演讲,拜读您的作品,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盛产思想家啊。
高:不仅是房地产,其它行业也有很多思想家,现在有思想的企业家很多。因为他们当中很多都是知识分子。
何:那些行业中的思想者大多是形而下的,而房地产就比较奇特,多是形而上的,比如冯仑、任志强、潘石屹。
高:就生产的角度来说,房地产也是形而下的。做房地产的产品既是形而下的,也要形而上的。文化离不开思想,文化是思想的载体。企业家的思想真理性有多大?决定着企业的前途。有些企业家的思想只能适应某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企业的某一个阶段。但是不是每一个创业者、企业家他的思想能够一路是正确的。新人新思想永远要取代前人包括他们的思想。这是历史的必然性决定的。是任何个人意志无法改变的。
在我们初创的10年中,我们常常打胜仗,几乎没有失误。10年之后,我感觉到我的学习压力比任何时候都大。因为后起之秀来了,新生代产生了,他们的思想活跃程度,他们的学习姿态都迫使你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追求,必须学更多的知识。我曾经在一个浙商论坛上提过这样一个问题“浙商到底能走多远?”能走多远就取决于浙江的企业、商人能不能刷新自己的思想,敢于抛弃自己的经验,敢于从零开始。
事实上,当代中国企业家不缺乏思想、不缺乏文化、哲学以及经验。但是这些是不是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这是个很大的问号,也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创业者是自己,葬送企业的可能还是他自己。所以说,明智的创业者逐步地要远离这个企业,才是有远见的战略选择。
最近这几年我希望我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越少越好。只有这样才没有框框,才能给管理团队一个更好的发挥空间。当初怕出现管理上的暂时的紊乱。但是,实践证明这样的担心只是杞人忧天。如果,你总是不放心,总要指手划脚。那么,这个企业的一定寿命比企业家的寿命还要短。
何:这倒和王石的想法是有点类似。
高:王石是地产界的精英,万科是地产界的榜样。我经常在会议上说我们要近学绿城,远学万科。
何:您觉得万科哪些方面是值得莱茵置业去学习呢?
高:首先要学习万科对产业的执着。万科不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们一直坚定地在地产行业走下来,不管地产行业处于什么样的周期上;
其次,万科的发展创新能力是最强的,这就包括产品的创新、理念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我特别崇拜的是万科在制度上的创新。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它才能够有所作为、有所发展。
何:那绿城呢?
高:绿城一直在追求完美主义的产品,而且很坚持。你到全国各地去看一看,是不是绿城的房子看一下就能体会得出来。绿城的房子不仅是设计的颜色、造型上比较独特,更重要的是它有一种精神的内涵,产品的气质。精神特别重要,这是我第一次提出来的理理念。绿城的产品有与众不同的气质,而我们莱茵置业的产品如果不点破,可以是任何一个公司的产品。就是说我们还没有这种特殊的气质、与精神面貌。
何:那您认为莱茵置业的气质应该往哪方面发展?
高:在理想状态下,莱茵达的气质应该体现在产品上。我们的产品尽管在进步,但是从更高的境界上来审视,总觉得缺点什么。其实是气质不够,神气不足,看上去不够饱满,缺乏自信,不够传神,状态不够激昂。这样如何去“诠释品质生活”呢?
何:这是设计上的原因呢还是……?
高:制造产品好比十月怀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质量决定着产品的品质。所以产品与设计、管理、施工都是有关系。它是企业文化与员工敬业精神渗透在产品制造过程的结果。
何: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用建筑诠释品质生活”的理念在产品的细节上没有很好地把它体现出来?
高:对,“用建筑诠释品质生活”的理念非常到位。这是我们企业价值观高度概括。关键是对这一思想的认识、理解与执行。思想决定行动,当思想上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内涵、意义的时候,行动实际上是要打折扣的。我们的实践离这个理念还有很大的距离。距离就是发展的空间。有待于上下的努力,使我们科学价值观落实在员工实际的行动中。
何:就是说把产品只当作一个物,一个几何体,没有把它当作一个有生命的,能呼吸的东西?
高:也许这就是产品的精神与气质的本质性的东西。一个好产品应该是有生命的物体。这牵涉到企业价值观的问题,企业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很多,比如利润、团队、品牌、综合实力当然值钱,但是我们最看中的最重视的是什么?最值得我们为之而奋斗的是什么?就是产品,就是做有价值,让客户满意,性价比高的产品,我认为这应该成为企业的价值观。我们要以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战胜对手,赢得人心。
何:这个价值观是不是可以只提一方面,产品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比如设计、服务……等等?
高:企业追求有价值的东西很多,但是价值观是唯一的。莱茵达的价值观就做顾客满意的产品。比较文化的口号就是“品质诠释生活”。客户服务,是产品的附加。服务的水平与顾客的满意度,反映了产品的附加价值。是产品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
何:欧洲启蒙时期的建筑是有思想的,是不是应该做成那样的东西?
高:欧洲历史上的早期建筑赋予了许多宗教文化,传达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精神。而现代建筑所要表达的,是单位投资与所获得的精神文化与物质享受的指数关系。
何:刚才说价值观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产品,一个是优质的服务,服务是包含在产品中的,服务这一层是不是可以略过不提?
高:实际上不能把产品和服务割离开来。服务是产品的附属品,光有产品没有服务是一个半成品。我们所要追求是完美的产品。
何:如果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莱茵置业目前的状况,您认为什么动物比较适合?
高:5年前莱茵达是一匹狼、抑或是一群狼。我希望我们的企业领袖像一匹狼,干部员工像一群狼。狼有很多优良的特性:首先,集体观念强,不单打独斗;其次,他们的组织力协调性很强;第三,确定好目标就不放手;第四,狼的掠夺性、侵略性、攻击性、主动性都值得肯定的。“狼性”,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企业家与企业的本质属性。我是欣赏狼性的。
近几年,我们的这种狼性在慢慢减弱。几乎是一群羊了,斗心不够。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人多了,队伍壮大了,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要统一意志坚忍不拔。现在我希望我们能够成为类似于猎豹一样的公司,强调攻击性、主动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何:您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力争第二”,这是一种阶段性的想法还是长远的一种战略?
高:“力争第二”是我的商业哲学。“第二”不是老二,不是二流,更不等于甘居下风。它是告诫我们不要将自己居于“高处不胜寒”的境地。不要做“出头鸟”。我们的团队要能够在行业里名列前茅,而不要置身于产业的尖峰。尖峰意味着锋芒毕露。会招惹很多的麻烦。引来很多竞争者、甚至妒忌者。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力争第二”是争取和谐的环境,赢得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的哲学。
何:是不是类似于朱元璋的“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
高:没错,是缓称王,而不是不称王。“称王”需要很多必须的条件与偶然的机遇。不然,失败则为必然。
何:上市公司为什么叫“莱茵置业”,没有延用莱茵达呢?
高:上市公司叫莱茵达置业公司,是地产专家。莱茵达控股公司是投资与贸易的平台。下面各有十几、二十个企业。这样体现了,控股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实行五分开的规范要求。
何:您获得了二00七年度浙江省十大“伯乐奖”。你的用人理念是什么?莱茵达发展很成功,我想这可能取决于您的用人理念。
高:获此殊荣,很是惭愧啊。这是大家的荣誉。集体的光荣。是的,用人应该有一种机制而不是一个人的观念。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批优秀的员工和干部为企业去奋斗,去牺牲。而这种“甘愿”精神与用人观念、用人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理念是: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升能降。
首先用人要解放思想,不能以年龄、资格而论高低。更多的是要看这个人的成长性、可塑性和他的潜能。莱茵达的一大的特点,就是因为快速的发展,有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大体了解到你有没有发展的潜力,让所有理想、有能力的员工得到提拔、重用、升迁的机会;
第二个呢,就是发掘能干的、有潜质的人才。这样的人一个人相当于几个人的效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的才干;
第三点,尽可能把企业发展需要和个人愿望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人才分两种,一是综合性人才,除了专业技能各方面之外,很重要的就是有很高的情商,有极强的驾驭能力、综合能力。他们是有机会培养成为企业的一把手。他们是帅才;另一类人才绝顶聪明,但是不够大气。视野小于30度,但是看得很远,眼光穿透力强,这就是专业型人才。他们是未来的将领。
我们每年都要求员工填写一年一度的《职业生涯规划表》,干部员工自己到底希望做什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个人要有规划自己、设计自己。公司会有计划的培养使用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他们的才干。当然,使用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纯属正常。
如果你“审美疲劳”了。觉得莱茵达已经不适应你了。那你走。我们大门开着,不拖你、还会欢送你。过一段时间你或许想回来了,OK,我们同样不关闭门户。更无门户之见。
何:有没有这方面的例子呢?
高:我们上海公司的副总,离开公司几年后,感到还是“老家”好。决心回来。好啊!只要有才,欢迎回家啊!家门还是敞开着,我们张开双臂拥抱你。
何:他们回来后职位是往上升了吗?
高:是否升迁决定于能力。在莱茵达有能力就有机会。我常常说,当领导点到你的时候,你是否胸有成竹地说:报告领导我已经准备好了!因为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何:德和才您觉得哪个重要?
高:作为一个人才,德与才是不可分割的。否则就不能成为人才。当然,德与才是一个有才能的人的两个方面。人才是德才两方面的复合。德者品质也,才者能力也。古今中外,用人之道莫过于对德的重视。但是德是可变的。不能一棍子打死人。同时,优秀的德行也需要优秀的制度来规范。所以,实践是最好的检验人的德与能的标准。
何:您个人的财富观是怎么样?
高:财富以数量来衡量的,我这个人的数字观念很淡薄,所以我的财富观念也很淡泊。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积累了财富,或者丧失了财富。也许是对事业肯定与否定。对我来说财富不是目的。理想的实现是上帝恩赐我的最大的愉悦。事实上,财富永远不是个人的。财富属于社会、属于人类、属于国家。财富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企业家属于自己的只是奋斗的精神。全世界历史上所有的财富今天还能有古人姓名的烙印吗?除了文化遗产。
所以,我觉得社会对企业家要宽容点,他们奋斗一生留下的财富,最终他是不会带进棺材的。
何: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您的快乐和财富不成正比或成反比。
高:我认为快乐和财富没有必然的联系。财富等于快乐,或者财富不等于快乐,或者财富等于不快乐都是荒唐的。快乐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东西。很难用数字来衡量。追求目标的过程是痛苦的,目标的达成是快乐的。如果这样,人生是非常痛苦的。这是西方的宗教哲学。
而且快乐是很“个性”的。每个人的对快乐的兴奋度是不一样的。不过,快乐是可以创造的。我的快乐除了事业的成功,更多的是,能有闲遐时间看一场NBA球赛,看一本喜欢的书,或者一杯浓茶,静静的写点随笔、感想。这个时刻我觉得我是超凡脱俗的,是一个纯粹的人。也许仙人亦莫过此吧。
我非常赞同古人所说的:红袖添香夜读书。这是一种至高境界,红袖是俗世的,读书又是出世的,出世与入世能这么完美的结合不是一大快事吗?
何:您希望员工有怎么样的财富观?
高:我们营造的是一个多元的思想文化氛围。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思想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员工。我能理解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想法、思考以及价值观、财富观。所以我愿意让我们的员工对财富的观念开放的、多元的且是变化的、进步的。只要不是惟利是图,不是把财富当成唯一的人生追求,其他所有的财富观都应该是积极的、可以接受的。我相信我们的员工是高尚的。
|